大皖新聞訊 4月14日,歷經4小時26分鐘,志愿者闞暉在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混懸液305毫升,成為馬鞍山市第112例捐獻者。他捐獻的生命火種,給千里之外一位陌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帶去完全康復的希望。他這一捐,也為馬鞍山創下了7天連續3例捐獻的愛心紀錄。

今年39歲的闞暉,是一位自由職業者。2010年,剛結婚不久的他,在路過獻血屋的時候,聽說無償獻血既能救人而且將來家人萬一需要輸血也能多一份保障后,捋袖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獻血。2012年,第二次無償獻血的時候,在經過獻血屋值日的志愿者宣傳介紹下,闞暉登記留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這一次,他想到的是,今天僅僅多采集10毫升血樣,將來就可能挽救一位重癥血液病患者,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一晃10多年過去了,直到2024年7月初,闞暉接到馬鞍山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有患者和自己配型相合后,毫不猶豫地回復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半個月后,他接到通知后當即就前往采供血大廈,采集了高分辨血樣。但等了較長一段時間也沒有接到捐獻后續的安排,闞暉在詢問后得知,是否能進入下一個環節,還是未知的變數。足足等了7個月,以為已經無緣捐獻的闞暉,在2025年2月上旬再次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這一次他有些忐忑地告訴對方,自己可能上一次高分辨采樣就沒有通過。
好在中華骨髓庫馬鞍山站在比對了之前和此次的兩個記錄信息后,和安徽分庫確認了這次配型的是另一名患者。正因為有了之前的高分辨檢測數據,2月底3月初,闞暉直接進入捐獻前體檢環節并達標。又經過一個月的等待,捐獻計劃終于下達。闞暉捐“髓”救人的愿望即將在歷經13年后得以實現。他第一時間將捐獻期間的工作協調好。直到在這一刻,他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下了。
捐獻結束后,闞暉說得很樸實:“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我愿意而且家人也很支持。祝愿遠方的患者早日康復,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捐獻干細胞的大家庭,讓更多瀕危的生命,得到愛心能量的續航!”
大皖新聞記者 金學永 通訊員 徐曲明
編輯 陶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