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近日,射陽縣人民醫院疼痛科成功開展縣內首例“CT定位下脊髓神經根射頻消融術”,為飽受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折磨的患者實現精準治療。該技術的開展標志著縣級醫院在慢性疼痛微創介入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也將為本地及周邊地區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疼痛微創治療。
案例分享
74歲的患者高先生因胸背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持續3-6個月,曾接受3次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治療,疼痛評分從9分降至5分,但仍有夜間偶發性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和生活質量。經疼痛科團隊評估,發現患者存在神經根損傷,決定采用CT定位下脊髓神經根射頻消融術。手術僅耗時40分鐘,術后患者疼痛評分降至2分,無并發癥,次日即出院。

疼痛科主任王玨介紹,該技術依托CT三維成像精準定位目標神經,通過穿刺針釋放42℃高頻脈沖電流,選擇性阻斷痛覺信號傳導,避免熱凝對神經的不可逆損傷。與傳統盲穿或超聲引導相比,CT定位誤差小于1毫米,顯著提升安全性,尤其適用于肋間神經等解剖復雜區域。她強調,脈沖射頻越早干預效果越好,發病1個月內是黃金治療期。許多患者誤以為皰疹消退即痊愈,實則病毒可能已損傷神經。若皰疹愈后仍存在針刺、燒灼樣疼痛,應及時到疼痛專科就診,避免發展為慢性、頑固性疼痛。

帶狀皰疹神經痛在基層發病率高,但縣級醫院以往多依賴口服藥物或轉診。此次技術突破使患者無需外地就醫,即可獲得與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同質化的治療,節省了醫療費用。目前,射陽縣人民醫院疼痛科已組建疼痛多學科診療小組,通過遠程會診、專家帶教等方式完成技術儲備,進一步推廣射頻技術,并整合藥物、物理治療及心理支持,助力縣域疼痛診療能力提質升級。
王玨 呂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