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生物醫學轉化合作正在不斷深化推進。上周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舉行的第三屆中法轉化醫學和精準診治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與法國的數十位院士專家針對日益復雜的全球健康挑戰以及不斷變化的疾病譜系展開討論,并聚焦近年來日益受關注的非傳染病慢病防控工作。
大會主席、四大慢病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我國慢性病負擔沉重,在所有傷殘調整生命年中的占比逐漸升高。他援引數據稱,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代謝疾病占到了90%的死亡因素。
陳竺還稱,我國慢性疾病呈現低齡化趨勢,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當中,有多達四分之三的人存在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5.6%,涉及近4億人口。農村居民高血壓上升尤其嚴重。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高達16.5%,有1.84億糖尿病患者。
在這一背景下,陳竺呼吁中法合作加強慢病的防控管理,共享生物科技成果與疾病治療經驗,開展國際多中心合作項目,推動更多新技術、新理念的應用落地。
去年11月,《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發表了瑞金醫院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王衛慶、畢宇芳和徐瑜教授團隊領銜的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降壓治療目標研究(簡稱BPROAD研究),該研究也引起法國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的關注。
“BPROAD研究為糖尿病患者最佳降壓目標這一關鍵的世界問題提供了中國解答,為全球相關指南共識更新與心血管防控策略調整提供了中國證據?!狈▏鴩裔t學科學院主席Jean Noel Fiessinger教授表示。
人工智能在轉化醫學領域的應用也是會議上高度關注的話題。以胰腺癌診療為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執行院長、瑞金醫院副院長沈柏用近期發表了“人工智能助力多組學胰腺癌的分子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法國臨床醫生對此表達濃厚興趣。
“借助人工智能,精準診療有望改變疾病的全周期管理以及癌癥的治療結局。”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Bernard Nordlinger表示。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