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境電商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已經成為國際經貿合作中的重要模式,為相關各方創造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據全球知名咨詢機構麥肯錫預測,到2040年,在18個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的關鍵領域中,電子商務排在第一位。在全球產業鏈加速調整的背景下,抓住跨境電商機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為各國品牌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展示和銷售的新途徑,推動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跨境賣家和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大市場。
美國政府以打擊芬太尼為借口取消對中國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這種歧視性的做法不僅與現有的國際經濟規則直接沖突,還會嚴重損害包括美國消費者在內各方利益。美方此次取消的“小額包裹豁免”實際上是全球的通行規則和慣例,指對進口貨品設定特定價值限額,只要不超過指定的價值或重量,則準予免征關稅,并免除正式報關手續與申報程序。這種針對低價值跨境包裹的寬容性政策,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國的貿易政策中。小額免稅不僅為消費者尤其是低收入群體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消費品供應,而且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發展空間,還顯著減少了海關查驗分類的成本。美國政府為增加稅收收入,打著避免違禁藥物進口的旗號,一度收緊“小額豁免”政策,后因受到美國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強烈反對而不得不延緩實施。但特朗普政府并未轉變態度,通過簽署行政令,將從5月2日起再次終止從中國內地和香港輸美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
在當前美國通脹水平居高不下、美聯儲推遲降息的背景下,收緊“小額豁免”無疑會加劇美國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困境,讓美國社會更加撕裂。事實上,收緊“小額豁免”并非簡單增加了關稅數額,還包括更繁雜的檢查清關流程、更龐大的海關與物流工作人員規模、物流與倉儲基礎設施遷移需求等。這給美國消費者與中小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對亞馬遜等使用“小額豁免”政策進口貨物的美國大型電商企業來說,也將造成訂單大幅下降和業務流程被迫重塑的嚴重損失。
(本文作者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曼、研究員周密)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