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和豆腐這對黃金CP,我能給你變出三道神仙吃法!”“先檢測健康狀況,再為你制定一周膳食計劃。”——這不是米其林大廚的私廚服務,也不是營養師的一對一咨詢,而是老板電器“食神”大模型的驚艷能力。
4月9日,由阿里云主辦的AI“巨”場·中國AI創造力大展在北京正式開展,吸引百余家科技企業參展。據悉,本次大展是國內首個面向社會大眾開放的AI主題大展,重點展示AI賦能下的新消費場景。
作為展會“生活板塊”的重磅主角,老板電器發布的行業首個烹飪大模型“食神”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體驗,它的推薦菜譜能力、個性化膳食計劃,讓許多觀眾覺得非常有用。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食神”并非只能對話的大模型軟件,而是能直接操控智能硬件,在現實中輔助用戶進行烹飪。
“食神”致力于“做最有煙火氣的AI”,為萬千家庭創造個性化的烹飪生活,推動AI智能體從數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引領“AI 消費”在烹飪領域落地。
打開全新烹飪方式,“食神”成為大展亮點
據老板電器工作人員向觀眾介紹,“食神”的研發結合了2TB的公域與私域知識庫,以及老板電器46年沉淀的烹飪垂直領域數據,而且已接入目前最先進的通用大模型DeepSeek。
“食神”不但可以為用戶推薦菜譜,指導用戶進行烹飪,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生成全新的菜譜。在健康飲食方面,“食神”能通過面部識別判斷健康狀況、分析體檢報告,為用戶生成一周膳食規劃。
“它測出我的疲勞值是53分,BMI指數23.1,給我推薦的晚餐是竹蓀山藥煲雞、山藥木耳燉萵筍,每道菜不但有詳細做法,還說明了營養價值。感覺一下子解決了困擾我的飲食健康問題!”一位00后觀眾在體驗后說。
除了輔助烹飪,“食神”還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人文與情緒體驗,例如講解東坡肉的來歷,袁枚《隨園食單》中的美食做法等等,還能根據不同的節日或場合,推薦具有文化特色的菜品。
不少參展觀眾在體驗后表示,“食神”不但在菜譜和烹飪方面非常專業、有問必答,而且能用活潑有愛的風格解答歷史文化、營養問題,“感覺用幾遍就離不開了,對寶媽來說非常有用。”“第一次覺得AI不只會寫詩畫畫,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了。”大展現場,大家紛紛為“食神”點贊。
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食神”包含AI識食材、AI智能面診、分析體檢報告等在內的軟件產品能力,已在小程序和APP端全面免費開放,希望更多用戶攜手“食神”一起專注烹飪,智享生活。
引領垂直大模型落地應用,構建烹飪全鏈路生態
不同于一般的對話式大模型,“食神”還能調動烹飪設備協助用戶完成烹飪的全過程。隨著“食神”接入老板電器數字廚電及ROKI智能烹飪系統,產品的人機交互流暢度、多模態能力、意圖理解能力有了顯著提升,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盡情享受烹飪創造的樂趣。
“食神”在烹飪場景中的應用,為當下大模型技術的落地應用帶來了寶貴的啟發。目前,通用大模型雖然具備廣泛的知識覆蓋能力,但在專業場景中往往泛而不精,而垂直大模型更懂行業深度知識和物理世界的復雜性,已成為AI技術真正落地的破局點。
借助先進的軟硬件一體化設計,“食神”打穿了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界限,不只是在線上生成內容,還能去操控硬件,完成更多的、更復雜的任務。可以說,“食神”既是垂直大模型,也是一種新的智能體。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軍平認為,老板電器在智能體領域的實踐很有啟發性,真正的智能體必須“扎根物理世界”,同時堅持生態開放,才能實現“單點智能”到“場景智能”的躍遷,為“人工智能 消費”的繁榮打造真正的技術引擎。
一場AI創造力大展,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充滿想象和活力的AI未來生活圖鑒。在這里,科技的發達與生活的煙火氣并不矛盾,而是相映相融。這也正是老板電器對AI的價值觀:AI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在烹飪生活中,人是永遠的主角。在AI時代,老板電器將繼續以人文價值為引領,研發更先進的軟硬件烹飪科技,讓更多家庭擁有個性化的美好烹飪生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