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僅推動了全球科技產業的轉型,也對現有的知識產權制度提出了全新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今年年初,美國與英國分別推出了《AI行動計劃》和《AI機會行動計劃》,試圖通過政策調整促進AI技術創新,同時保護內容創作者和產業利益。
美國方面,特朗普政府的《AI行動計劃》強調通過現代化知識產權政策維持美國在全球AI領域的領導地位,旨在促進技術創新、經濟競爭力以及國家安全,重點關注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的關系。該計劃強調知識產權體系的現代化和優化,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AI技術領域,為創新者提供更明確的法律支持。
而英國則推出了《AI機會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政策支持和技術推廣,確保英國在AI技術研發與應用領域的全球競爭力。作為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政府還發布了AI版權改革征求意見稿,試圖在AI模型訓練與創意產業保護之間找到平衡。
英國的AI版權改革計劃緣起于近年來AI技術在生成式內容領域的迅猛發展。隨著大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工具在創意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如何在保護內容創作者權益的同時,確保AI開發者能夠合法使用高質量數據進行模型訓練,成為政策設計的核心問題。英國政府希望通過改革版權制度,為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更明確的法律框架,同時避免因版權糾紛阻礙技術創新。然而,該提案引發了包括OpenAI和谷歌在內的科技巨頭的抵制,他們認為過于嚴格的版權限制可能對AI產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以下將圍繞版權、數據與專利三大領域,探討美英兩國在AI技術創新與全球競爭中的知識產權政策布局與戰略方向。
版權保護與AI技術創新:尋找版權合理使用的平衡點
英國政府的AI版權改革方案成為爭議的焦點。OpenAI和谷歌認為《英國AI版權提案》可能過度限制AI開發者使用高質量數據訓練模型的能力,從而阻礙技術創新。它們強調,版權政策應明確界定AI模型訓練中的合理使用范圍,以避免法律糾紛,同時支持創作者通過透明機制從AI訓練中獲取合理的經濟回報。
與此同時,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院最近的一項裁決對英國版權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該裁決在英國議會中被引用,議員們擔心英國政府的版權改革可能會對創意產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如何在允許AI開發者使用訓練數據的同時,確保內容創作者能夠控制其作品的使用并從中獲益,成為政策設計的核心問題。
谷歌與OpenAI就《AI行動計劃》提交給特朗普政府的意見中進一步強調,合理使用原則對生成式AI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們指出,允許AI開發者自由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進行模型訓練是確保美國在全球AI競爭中領先的關鍵。OpenAI特別指出:“將合理使用原則應用于,AI不僅是美國競爭力的問題,更是國家安全的問題。”
美國OpenAI和微軟等科技巨頭建議,美英兩國應在版權政策中建立明確的合理使用標準,同時通過技術手段(如區塊鏈技術)確保版權保護的透明性與可操作性。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在保護創作者權益與促進技術創新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美國知名技術政策咨詢公司Access Partnership則進一步提出了技術解決方案以促進負責任的版權使用,例如:數字水印與內容指紋技術:唯一標識原創作品,確保正確歸屬并簡化權利管理;基于區塊鏈的授權系統:提供安全、透明且不可篡改的所有權記錄;AI內容識別技術:主動檢測版權材料,優化授權流程并減少糾紛。
這些技術手段不僅能提升版權保護的效率與透明度,還能為資源有限的創新者創造公平環境,從而增強公眾信任并促進高效協作。
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應對AI基礎資源的關鍵挑戰
數據是AI技術發展的核心基礎資源,但如何在開放數據與隱私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是美英兩國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關鍵挑戰。美英兩國在數據治理領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路徑,為應對AI時代的復雜需求提供了法律框架。
Access Partnership指出,美國AI行動計劃強調通過現代化知識產權政策促進數據共享,同時維護數據隱私與安全。谷歌與OpenAI在提交給特朗普政府的意見中提出,數據政策需要鼓勵跨行業的數據共享,以推動AI技術創新,但同時必須確保數據使用的透明度和用戶隱私的保護。谷歌進一步建議建立統一的數據使用標準,并通過技術手段(如加密技術與隱私保護算法)加強數據安全性,以避免數據濫用和隱私侵犯。
此外,谷歌還特別強調了政府數據集的重要性,建議允許商業AI開發者訪問政府數據,以推動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同時,它們呼吁建立一個平衡的出口管制框架,既能保護國家安全,又能促進美國生成式AI技術的全球采用。
然而,美國的數據治理長期以來因缺乏統一的聯邦隱私框架而備受爭議。盡管已有《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CCPA)和《加州隱私權利法案》(CPRA)等州級法律填補空白,但這種碎片化的隱私保護措施導致了企業合規成本增加,同時難以有效保護消費者。在此背景下,美國國會多次嘗試通過聯邦隱私立法,包括《美國數據隱私和保護法案》(ADPPA)和《美國隱私權利法案》(APRA),但因聯邦優先權爭議及其他問題未能取得實質進展。
近期政策建議強調,統一的聯邦隱私框架應在保障消費者隱私權利的同時,避免扼殺創新。具體而言,立法應賦予消費者知情權、訪問權、更正權與刪除權,并通過數據最小化原則限制企業收集超出必要范圍的數據。此外,針對AI算法可能導致的歧視問題,立法還需引入防止自動化決策負面影響的機制,以維護數據使用的公平性。
相比美國的立法僵局,英國則通過《AI機會行動計劃》展現了更為積極的政策姿態。該計劃不僅關注數據隱私保護,還致力于推動數據共享與技術推廣,以增強AI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全球競爭力。英國政府發布的AI版權改革征求意見稿,試圖在保護數據隱私與促進數據流通之間尋求平衡,為AI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提供支持。
英國的政策強調數據治理與技術推廣的結合,通過構建高效的數據共享機制,為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動力。這一政策路徑不僅有助于提升英國在AI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也為其他國家的數據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美英兩國的數據法改革展現了兩種不同的路徑:美國側重隱私權保護與統一立法框架,英國則聚焦數據共享與技術推廣。兩國的政策實踐表明,AI時代的數據治理不僅需要解決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的矛盾,更需在全球競爭中為技術創新提供法律支持。隨著數據密集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構建兼顧隱私保護與技術創新的數據治理體系將成為全球政策的關鍵方向。
專利法變革:構建AI技術創新與全球擴散的法律基礎
專利保護是推動AI技術創新的重要機制,但如何避免專利過度保護阻礙技術擴散,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解決的問題。Access Partnership指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其《AI行動計劃》中強調專利制度的現代化改革,以激勵創新并促進技術擴散。
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前官員達米安·波爾卡里在其提交的建議中提出了一系列細化措施,旨在優化專利政策以支持AI技術發展:專利申請流程的優化:簡化申請流程,降低費用,并引入AI輔助審查系統以加速專利審批。
專利保護范圍的明確化:建立專門的分類標準,動態調整專利保護期限,同時避免過度保護形成技術壟斷。
促進技術共享與開放創新:倡導專利池機制與開放許可模式,以鼓勵跨行業合作和技術擴散,特別是在公共利益領域(如醫療和環境保護)。
國際專利協調與標準化:制定國際專利標準,建立跨境專利保護機制,并通過國際合作推動技術共享與交流。
專利政策的動態評估與調整:定期評估政策影響,引入專家咨詢機制,并在特定領域試點新政策。
此外,谷歌在其提交意見中指出,美國專利商標局需要加強對多方復審(IPR)系統的支持,以確保對錯誤授予的AI專利進行有效審查。他們還建議避免嚴格適用“Fintiv”規則,以減少專利糾紛對創新的阻礙。谷歌特別強調,最近中國專利數量的增加對美國AI技術領先地位構成威脅,呼吁在專利審查中更加注重質量。
OpenAI則呼吁制定平衡的專利政策,通過保護創新自由和促進技術擴散,確保美國AI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它們強調:“聯邦政府需要采取整體方法,與私營部門建立自愿伙伴關系,消除繁重的州法律對美國AI公司的阻礙。”
此外,Access Partnership提出了以下建議以賦能初創企業與創新者:
簡化專利申請流程:通過數字化工具優化申請步驟,降低費用,并引入AI輔助審查系統以加速專利審批。
促進跨行業協作:通過專利池機制、開放許可模式和標準化協議,降低壁壘并加速技術擴散。
設立專項支持計劃:包括針對小微企業的費用減免政策和國家知識產權創新基金,以支持前沿研究與商業化。
這些措施旨在通過現代化專利體系激勵創新者,同時構建安全、公平的合作生態,加速關鍵領域的技術進步。
美英兩國在AI行動計劃和知識產權改革方面的政策制定,充分體現了全球科技產業對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平衡的高度關注。科技巨頭如OpenAI和谷歌等企業圍繞AI技術知識產權的建言獻策,為兩國政府優化政策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這使得知識產權制度在保護創作者權益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支持AI技術的持續發展與突破。
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的快速迭代,美英兩國需在版權、數據共享和專利保護等領域持續深化改革,構建更加前瞻性與包容性的知識產權政策框架。這也為其他國家提供可借鑒的政策經驗,推動全球AI技術的協同發展。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中心教授)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