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4月16日消息(記者 趙航)4月13日,張同學(化名)和母親來到儋州市人民醫院,分別給心血管內科團隊和重癥醫學科團隊贈送了足足8面錦旗,并手書一封感謝信。他們的故事源自1個月前。

儋州市人民醫院一次收到多面錦旗。儋州市人民醫院供圖
3月初,17歲的張同學毫無預兆地出現咳嗽,低熱,胸悶、胸痛,全身乏力等癥狀,起初她和家人并沒有太過在意,認為吃點藥,多休息就會康復。但兩周后,張同學病情突變,出現腹瀉,并且伴有上腹部悶痛和嘔吐。在吞服4粒整腸丸后,她再次嘔吐出黑色液體。凌晨3時許,她突然暈了過去,并且還在不斷地抽搐著。
這樣的癥狀實在是嚇慘了她的家人,他們一邊拍打呼喚著張同學,一邊急促地撥打著120急救電話。在焦急的等待中,救護車準時抵達了他們家。在專業人員的照護下,張同學被送到了儋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多學科會診后,結合檢查結果,對張同學下了“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爆發性心肌炎”的初步診斷,并第一時間轉入重癥醫學科接受監護和治療。
入住重癥醫學科后,心電監護提示張同學竇性心動過速,各項指標極不正常,床邊超聲評估EF值僅19.15%(正常值為50%-70%),動態監測肌鈣蛋白I持續升高至7.55ng/mL(正常值為小于0.04ng/mL),VA-ECMO后生存評分僅有-7分。這意味著即便用上VA-ECMO為張同學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輔助治療,張同學的生存率也只有區區30%,但若不用VA-ECMO,張同學便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儋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軍和重癥醫學科主任譚德敏帶領ECMO團隊進行充分評估后,將結果告知了張同學家屬。
兵貴神速,當天,ECMO團隊便迅速完成準備,他們各司其職,有序進行預充、上機、置管、連接等操作。當機器順利啟動的那一瞬間,清醒ECMO宣告完成。雖然這并不意味著張同學已經脫離危險,但張同學已經在脫離危險的道路上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大家也終于暫時松了一口氣。
在清醒ECMO運行初期,張同學的心臟處于嚴重的消極怠工狀態,需要進行保護性隔離以及密切的超聲評估才能了解她當下的狀態,于是,她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里的隔離病床。
剛開始,張同學每天都會接受多次監測和評估,重癥醫學科團隊拿到數據后,會對ECMO支持力度及治療策略進行精細化調整。在重癥醫學科團隊的努力治療和積極鼓舞下,張同學的心功能一天天好了起來,她對血管活性藥物和ECMO的依賴也在一天天下降,密切的超聲評估也由每日多次變成了每日一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行進。
3月19日,張同學各項指標都達到了撤機標準。這意味著張同學不僅徹底擺脫了對ECMO的依賴,也意味著這場歷經70個小時的生命守衛戰取得了極為重要的階段性勝利,至此,重癥醫學科團隊和張同學的家屬們多日懸著的心終于落地。

逐漸恢復健康的張同學和重癥醫學科團隊。受訪者供圖
在眾多醫護人員的努力下,4月11日,張同學終于順利康復出院,重返校園。
據介紹,清醒ECMO與常規ECMO的區別在于患者保持神志清醒、保留自主呼吸、有利于病人盡早康復,在國內是一項比較領先的技術。相對于傳統ECMO而言,在清醒狀態下ECMO順利上機存在諸多挑戰,如患者呼吸困難導致的配合度差、醫生置管困難等。清醒ECMO的實施和管理難度更大,對醫護團隊的技術要求更高。
儋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軍說,“這一例是我院、也是海南西部地區第一例清醒ECMO。為了順利開展ECMO技術,提高醫院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我們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做準備,這例ECMO救治案例,不僅標志著我院以及海南西部地區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的重大突破,更印證了‘以器官支持贏取治療時間窗’的現代重癥理念。當ECMO的離心泵聲與年輕心臟的重新搏動共鳴,我們更加堅信——在守護生命的戰場上,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永遠是最強大的雙引擎。”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楊子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