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將首次面臨全國大選考驗。
據新華社報道,新加坡政府4月15日下午發布公告說,總統尚達曼在總理黃循財建議下宣布解散國會,正式啟動2025年國會選舉。選舉官韓國元隨后宣布,選舉投票日定在5月3日。
這是黃循財2024年擔任總理后首次領導執政黨參加全國性選舉。2024年5月15日,黃循財從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手中接棒,完成總理的剩余任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黃循財所領導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具有多年執政經驗,有望在此次選舉后繼續領導新加坡。尤其是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人民行動黨的繼續執政對新加坡乃至于地區的穩定都有所裨益。
選舉背景
黃循財15日在社媒平臺發文表示,新加坡正面對全球深刻的變化,世界變得更難以預期、動蕩,甚至不穩定,過去數十年讓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全球環境,或許已不復存在。
他寫道:“這是我決定舉行全國大選的原因。在這個關鍵節點,新加坡人應該決定由哪個團隊帶領國家,攜手一起尋找前行的道路。”
新加坡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選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占國會多數議席的政黨可組建政府,上次大選是在2020年7月,今年宣布的選舉日期5月3日早于預期。
對此,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前議員張有福解釋道,在當前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新加坡應盡早完成選舉,讓新一屆政府立即著手應對各種挑戰。
他說:“特朗普的行事難以預測,局勢每天甚至每小時都在變化。我認為人民會更希望國家領導人專注于工作,而不是被選舉分散精力。”
人民行動黨自1965年新加坡獨立以來便持續執政,預期在大選中仍將保持在國會絕對多數的席位,但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將成為評估黃循財支持度的指標。
在本次大選中,經濟議題仍然是選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美國總統特朗普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新加坡在貿易戰之下也難獨善其身。
黃循財此前在視頻講話中警告,美國征收“對等關稅”的做法,雖然目前對新加坡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其后果更為廣泛和深遠,新加坡有面臨被排擠、邊緣化以及拋在后面的風險,“我們還可以預期全球對美國關稅的強烈反應。全球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不過,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4月14日表示,新加坡過去面對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危機及疫情等挑戰,總能渡過難關,“這是因為新加坡內部團結”。
就在宣布選舉的4月15日當天,黃循財還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進行了通話。馮德萊恩表示,新加坡是歐盟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她強調,隨著雙邊數字貿易協定即將簽署,這一伙伴關系正在不斷發展。
更新換代
黃循財在2024年接手李顯龍內閣時,未對內閣做大的調整,不過利用此次選舉,黃循財表示將對候選人實施更新換代。
人民行動黨將在本屆大選中推出30多名新人,包括來自公務員體系的候選人,以及私營企業、律師、醫療和學術界等領域的人才,其中不乏具備擔任政治職務潛力的準候選人。本屆大選后人民行動黨組建新內閣時,新議員擔任政務官的人數預計將創下新高。
黃循財解釋道,許多新加坡人已經注意到新加坡內閣部長的年齡偏高,所以他有必要及時引進新人。不過他也表示,執政團隊中一些年齡較大的現有成員也會留下,包括內閣資政李顯龍和現任副總理兼貿工部長的顏金勇。
對于為何要在全球局勢不確定的當下,推出大量新人,黃循財表示,如果此次新加坡未能及時更新執政團隊,就意味著得再等五年,“越晚引進新人,團隊的更新和重塑就會更困難,也更緩慢。”
在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準備大選的同時,新加坡反對黨也在摩拳擦掌,如新加坡人民黨就表示這場選舉是新加坡人表達關切、期許與不滿的重要契機,以共同塑造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