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大象新聞記者 于艷彬)深度研修賦能教育創新 校際聯動共筑成長平臺
為充分發揮張穎君名校長工作室在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方面的作用,增進校際間的深入交流與經驗共享,持續提升工作室成員的管理效能,助推工作室成員校高質量發展。張穎君名校長工作室組織策劃了工作室第四次研修活動,2025年4月10-11日工作室各位同仁齊聚濮陽和封丘,共同參與工作室本次研修活動。
本次研修活動內容非常豐富。既有張穎君名校長工作室成員校之間的展示交流,又有和濮陽市實驗中學的王廣英中原名校長工作室的校際聯動,此次活動匯聚優質校長資源,教育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拓寬了研修邊界,促進了校長的專業成長。張穎君名校長工作室成員王煥銀校長、賈擁軍校長也期望通過承辦此次研修交流,共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進取的精神,推動學校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
引領示范 發表致辭

工作室主持人張穎君校長以飽滿的熱情和深邃的思考,向在座的各位同仁發表了致辭。她提到,名校長工作室的成立,是源于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刻洞察與實踐探索。在當前國家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區域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工作室的建立旨在搭建一個學習共同體,匯集智慧、共享資源、協同創新,推動各學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區域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觀校園 以行促創




張穎君名校長工作室的校長們帶領各自的團隊參觀了五所學校,他們是濮陽市華龍區第一中學、濮陽市實驗中學、封丘縣城關鄉第一中學、封丘縣黃陵中學、封丘縣第一中學。校園中的每一處細節都生動地詮釋著學校精神。這不僅是一次校園文化的參觀學習之旅,更是一次教育情懷與理念的共鳴,大家期待通過此次深入的交流,進一步激發教育創新的火花,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撐起一片更加廣闊的天空。
主題交流 共享智慧



王煥銀、賈擁軍、王廣英三位校長從校園文化建設到課堂創新,從習慣培養到特色凝練,每一步都踐行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初心。三位校長以其鮮明的辦學思想、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為我們揭示了教育創新的真諦,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為工作室帶來了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寶貴經驗。
凝聚力量 攜手并進
來自不同學校、不同背景的教育工作者們,帶著各自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匯聚在這個充滿智慧與情懷的平臺上。大家一致認為,名校長工作室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平臺,更是一個共同成長學習研修的共同體。
在認真深入聽取了三位校長的經驗報告后,工作室成員展開了熱烈的點評與交流。各位校長結合自己的辦學實踐,對三位校長的辦學成果以及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分享了獨到的見解。通過彼此的交流與碰撞,校長們不僅增進了相互理解,也進一步拓寬了各自團隊的教育視野,激發出更多的教育創新靈感,為未來的教育實踐提供了更多有益的啟示與思考。

導師總結 行穩致遠

工作室主持人張穎君校長對王煥銀、賈擁軍、王廣英三位校長在教學與育人方面的實踐探索給予了高度贊揚。她強調,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背景與挑戰,因此,既需要高瞻遠矚的理論指導,也離不開相互之間的寶貴借鑒與深入交流。張穎君校長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借助工作室這一平臺,大家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和相互啟發,共同探索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能夠匯聚各方智慧,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工作室建設,和工作室一起成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著教育事業的更高峰攀登!
深耕教育 共育未來

所有工作室成員、參會人員共同合影留念。鏡頭定格了這一珍貴的瞬間,也記錄了張穎君名校長工作室足跡。這一張張笑臉背后,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是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與期待。我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耕教育教學實踐,淬煉先進教育思想,不斷提高辦學治校能力,矢志向教育家型校長邁進,為服務區域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