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比2024年實現這一數據提前了18天。這意味著,全國人均收到快遞35件,每秒鐘有5700多件快遞、每天有5億件快遞在神州大地穿梭流動。
快遞業務量,是反映經濟活力的“晴雨表”,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已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獨特窗口。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折射出消費市場持續回暖、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消費者“買起來”助力快遞“跑起來”。中國擁有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14億多人口的龐大基數意味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線上購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快遞業務量增速度背后,是消費需求的不斷釋放。以家電為例,截至4月10日,消費者累計購買以舊換新家電產品達10035萬臺。“買買買”,帶動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增。
政策賦能與創新服務促進了消費升級。今年以來,聚焦全方位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提振消費政策落地,持續優化消費環境與生態空間,促進消費市場呈現平穩增長態勢。郵政快遞業不斷延伸服務網絡、創新服務產品、提升服務品質,進一步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尤其是發揮農產品上行重要渠道作用,在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快遞進村、農產品出村等貢獻力量。各地組合出拳,不斷豐富消費場景、解鎖消費體驗、持續創新消費業態,多措并舉,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升級。
奏響消費升級與綠色轉型“雙重奏”。《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以綠色消費為抓手,打造消費新增長點,牽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于打開經濟增長新空間。物流行業因綠色生態、智慧新潮磁吸“流量”。比如,郵政、快遞企業推出系列專屬寄遞服務方案,發展逆向物流網絡,將送新貨、拆舊品、安裝調試和環保回收融為一體,構建起高效便捷的一體化服務體系。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持續發力,諸如數碼產品、家用電器、廚衛設備等消費品市場持續熱銷,拉動快遞業務前進引擎,為繁榮和活躍市場經濟良好態勢注入新動能。
“小包裹”增速展現中國“大發展”。這些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年均百億”到“月均百億”的巨大跨越,這背后是我國物流體系的不斷優化升級。隨著進村、進廠、出海工程的加速推進,快遞服務場景越來越豐富,服務觸角加速延伸。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快遞業務向“新”增“智”,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小快遞跑出“加速度”,中國經濟釋放“強動能”。隨著消費市場的活力增強、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持續放大,各類消費促進活動加持下,新的消費需求必將轉化為快遞行業的強勁動能,更好地促進就業,帶動快遞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貢獻更大力量。(久泰平)
初審: 羅丹 復審: 郭帥 終審: 張彥梅 吉網新聞熱線:0431-8290222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