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5日消息,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4月10日受理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審查申請,其正式進入司法重整程序。
今年開年開工第四天,縱目科技的員工收到了一則辦公樓封樓通知,當天18:00開始斷電封樓,700多名員工無班可上,幾乎是原地離職。
CEO唐銳和高管也集體“消失”,公司高管甚至還瓜分了88萬保供款,總部大樓已經空無一人,即使是管理層也無法進入。
在此之前,縱目科技也是資本的寵兒,創始人光鮮的履歷以及高達90億的估值,被行業公認為智駕獨角獸和明星企業。
何至于此?
縱目科技中層管理總結道,導致縱目科技如今“停擺”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第一,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行,造血功能不強;第二,研發投入太大,太燒錢了;第三,在資金相對來說不太充足的情況下,公司又開了一條線——做自動駕駛充電業務,此舉加劇了公司的死亡;第四,沖刺IPO三次均失敗,資本市場續命落空。
早在2013年,美籍華人唐銳帶著硅谷20年的芯片研發經驗回國,創立縱目科技時。
公司成立初期,縱目科技憑借“環視ADAS 低速L4泊車”的技術組合,在自動泊車領域快速崛起。
至2022年,公司在中國APA泊車市場占有率升至5.6%,位居第一,獲得理想、賽力斯、長安、一汽等車企客戶,一時風頭正盛。
然而,風光背后弊端已顯
公司前五大客戶貢獻了93%的收入,過度依賴大客戶,成為公司發展中的弊病;伴隨泊車技術逐漸成為行業標配,越來越多車企直接下場進行自研,憑借這一技術起家的縱目科技,也陷入了增長停滯的尷尬境地。
更為致命的是,在縱目科技主營業務陷入僵局危機初顯時,亟需打開新的業務增長極時,CEO唐銳押注“自動駕駛充電機器人(FlashBot)”的錯誤戰略選擇,卻直接將公司帶入了“絕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