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蛇迎春的四月十四日,筆者應邀前往上海市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實地調研,這是一個坐落于歷史名鎮馬橋鎮的大型保障性租賃社區、離復旦大學五十公里。東道主馬橋鎮副鎮長黃釗貞、社區書記李建軍和理科專業出身的社工周莉,熱情解答我的探尋。
主人們很自豪的當然就是:2023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考察。在聽取了當地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籌措建設力度、構建“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情況介紹后,習近平總書記當即就給予了充分肯定。
如今這個被贊譽為夢有巢的城市樣板工程,正成為各地建設者和黨群工作者學習地;如興致勃勃和我一同前往調研的就有徐匯區教育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鄭蓉。習總書記當時在考察中強調:“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這是李建軍在介紹中首先向我們強調的。而很幸運的是:2023年10月份,李建軍來到華潤有巢公寓社區(馬橋AI店),擔任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黨支部第一書記。這一年多來,李建軍就在習總書記視察和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無論是思想認知還是工作實踐都有了質的飛躍。社區共有3000余位住戶,來自天南海北的22個民族,其中本科以上學歷占比約87%,黨員160人,團員508人,退伍軍人20人,還有20多位學齡前兒童;這是截至到去年底的基本數據,可謂是新馬橋人寫照。
李建軍的辦公室就位于這個社區的大堂里,旁邊就擁有健身房、兒童游樂區、圖書角等公共設施;這也是我首先感染到的新社區活力。而這個住戶平均年齡為32歲的新型租賃社區,原先人員流動很大;絕大多數人白天上班,晚上只想回到自己的小家休息即一開始并不樂意參加社區公共活動。在面對面聊天的過程中,李建軍得知了不少住戶的需求。之后,他將住戶的意見一一收集,向馬橋鎮有關部門反映,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如最終為這個社區增加了充電樁;隨后881路公交車也開到了社區門口,連接了地鐵5號線北橋站。
在社區發展機制上: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住戶需求,李建軍和黨支部牽頭設立了“有巢YI家”議事空間,組織住戶就社區建設相關話題進行討論。如集思廣益后就誕生了集社區衛生服務站、咖啡吧、烘焙室、兒童活動區等的綜合配套樓;我在調研中還看到了高質量籃球場!
周莉向我說明的是:新馬橋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有了主人翁的感受!我就了解到:來自江蘇鹽城的錢麗麗是馬橋敬老院的護理工,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3年,她和室友易秀芹住在5號樓117室,當時也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馬橋敬老院給錢麗麗和工友在這里安排了住宿,自然休息得好、生活得也好,出門幾分鐘就有小店和超市,去敬老院上班,騎電瓶車15分鐘就到了。錢麗麗真切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心和上海這座城市的溫暖,”馬橋早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在這里,我有工作、有朋友,現在也有了家。”這是她的心里話!
看到新馬橋人幸福的生活場景,我、鄭蓉和園林綠化工程師管敏暉都感到很欣慰。管敏暉是第一財經日報的資深讀者,對一財的城市溫度報道和園林建設情有獨鐘。他認為: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馬橋鎮已通過新建口袋公園、綠道以及改造提升綠地等方式,為居民打造了一批可休憩、可漫步、有溫度的城市綠色空間。管敏暉自己居住在長寧區,但經常來馬橋取經。而黃釗貞介紹說:目前已建成包括游趣園、野趣園等五座口袋公園,總面積超過3.8萬平方米,以及銀秋路北側等四條綠道,總計7.8公里。截至2024年底,馬橋鎮森林覆蓋率達20.16%,綠化覆蓋率達31.07%,可以說為居民們營造了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關于這個馬橋上海城市建設者之家的周邊園林化建設規劃,黃釗貞自然胸有成竹。他介紹說華潤有巢公寓位于馬橋鎮中青路,作為上海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標桿,通過多元化品質建設彰顯了上海城市的溫度。為營造公寓綠色、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也為周邊群眾提供可游玩、可休憩的宜居環境,在公寓南側建設約7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園內以場地內的一棵百年銀杏為核心,加上桂花、茶梅、櫻花等巧妙結合周邊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融入馬橋手獅文化和二十四節氣元素,營造出“獅舞彩綢”的飄逸意境,圍繞“文”“韻”“趣”主題,打造林蔭交流區、古樹綠洲區和游憩活動區三大功能區。結合華潤有巢住戶及周邊居民的實際需求,口袋公園在保留綠地原有古銀杏樹的基礎上,設置休閑綠道、戶外活動設施、放置休閑座凳等,通過栽種櫻花樹、紫薇等特色喬木,鋪設綠草坪,點綴四季花卉,進一步美化公園環境,打造城市休閑綠地,口袋公園更具文化氣息,為居民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與自然互動。
而我熟悉的上海著名作家、閔行區政協委員、馬橋鎮原住民吳玉林,則自豪地所:公園城市樣板區建設深入踐行“城市不僅有高度、更要有溫度”理念,凸顯馬橋“生態人文智慧馬橋”的總體目標,圍繞公園綠地、口袋公園、綠道建設、“公園 ”、“ 公園”等亮點工作推進樣板區創建工作。依托生態底色,服務生產、生活,將公園要素與產業服務、公園設施與人民需求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公園城市在生態、經濟、人文、生活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多元價值,通過“共享綠林脈絡、落位民生服務、彰顯馬橋文化”三大策略,形成“一節點一特色”主題風貌。
調研即將結束之際,鄭蓉很感慨地說應該把馬橋鎮及上海城市建設者之家列為徐匯學子的國情調研基地。我很贊同她的這個設想,并直接向今年建校七十周年的上海市五十四中學黨總支書記成義忠推薦。因為我和成書記溝通過,即中學生們不能迷戀于二次元;而應該在國情調研中去了解自己的家鄉、了解上海城市的溫度和文化軟實力,為自己的未來更好謀劃!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