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政府周末在電子產品關稅方面的來回變卦,再度令世人體驗到了其政策的反復無常,美元指數周一(4月14日)亞洲時段進一步出現了下挫。
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警告稱,美元作為全球資本避風港的地位,可能因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和貿易壁壘不斷上升而受到威脅。
行情數據顯示,ICE美元指數日內最低一度下探至99.34,延續了上周以來的下跌態勢。同時,彭博美元指數也一度下跌0.4%,逼近去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業內匯編的數據顯示,彭博美元指數的三個月風險逆轉指標——即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之間的價差,已跌至了2020年3月全球疫情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低水平。上周,該指標五年來首次跌破零,表明受益于美元走弱的看跌期權的需求大于受益于美元走強的看漲期權的需求。
持倉數據也顯示,包括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一批投機性交易員正轉而做空美元,目前已創下自去年10月以來做空美元的規模之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當周,他們通過這些押注持有約43億美元的美元空頭頭寸。
Pepperstone Group Ltd. 駐墨爾本研究主管Chris Weston表示:“市場對持有美元的抵觸情緒依然居高不下。對美元的質疑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這預示著潛在的重大結構性變化。”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對美國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的政策,正在削弱投資者對美元作為全球金融體系基石的信心。
特朗普關稅政策反復無常的一面,在上周末無疑體現得淋漓盡致: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最初悄然發布了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訊設備(智能手機)、計算機、半導體設備、集成電路器件等等類別商品的對等稅率,但到了周日,特朗普及其高級貿易官員卻又對外發布了截然相反的消息,稱針對電子產品及零部件的豁免只是暫時的,對電子產品征收的單獨關稅“很快就會出臺”。
對此,Sparebank 1 Markets AS駐奧斯陸的高級宏觀和貨幣策略師Dane Cekov表示,“美元要想持續上漲,就需要迅速和平解決貿易戰,以免對美國經濟造成長期損害,隨著特朗普關稅的影響在消費、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等硬數據中顯現,未來幾個月美元將持續走弱。”
美元“王座”崩塌
過去幾十年來,美國經濟的相對穩定,使得美元能夠發揮世界儲備貨幣的作用,并被全球各國央行持有。這使得美國政府能夠以低成本借款,并為該國經常賬戶和政府預算中所謂的“雙赤字”提供資金。
但基金經理表示,受特朗普激進的貿易議程影響,近來美股、美債和美元同時遭到拋售,表明國際投資者對美國資產失去了信心。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Bob Michele就認為,“現在有充分的理由證明美元的特殊性已經終結”。
德國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Flossbach von Storch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Bert Flossbach表示:“特朗普混亂的關稅政策破壞了美國的避風港地位。”
毫無疑問,美元近來的持續下滑是頗為不同尋常的——以往全球金融壓力通常會使美元走強,因為投資者會搶購美元資產,如被視為避風港的美國國債。但在上周,美元和美債卻同時遭遇了大舉拋售。
嘉信理財首席利率策略師Kathy Jones在 X 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國債和美元的雙雙下跌,“表明國內外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換句話說,一場全面“拋售美國資產”的交易可能正在醞釀之中。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研究員Brad Setser指出,“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有可能導致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使用發生變化。”
有關美國經濟戰爭的書籍《Chokepoints》的作者Edward Fishman也表示,除了特朗普的關稅之外,白宮對法治和美聯儲獨立性的威脅也可能損害美元的吸引力。他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導致世界向“多極”體系的轉變,其中歐元等貨幣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Horizon Investments研究和量化策略主管Mike Dickson上周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警告:“所有這些(舉措)實際上都表明,投資者正在協同撤離美國資產。這種趨勢很可能會在短期至中期內持續下去。”
此外,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部門聯席主管George Saravelos也認為:“我們正在目睹包括股票、美元和債券在內的所有美國資產價格同時暴跌。我們正在進入全球金融體系的未知領域。美元需求的突然下降也表明各國正在重新考慮對美元的依賴,盡管美元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
“一個多月前我們就指出,諸如提及格陵蘭島的所有權等在內的問題,會破壞美元的穩定”,Saravelos指出,“我們懷疑,美國政府現在必須在國際關系中采取更為和解的立場,以維護未來債券市場的穩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