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4日消息,近年來手機租賃行業發展迅速,“以租代買”模式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
不過,也有部分消費者不僅沒有體驗到經濟便利,還遇到了各類問題,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都受到了侵害。
日前,央視財經曝光“租機貸”成高利貸,上海姜女士由于急需用錢,接觸到了“租機貸”,并被告知這種貸款方式雖然審核比較寬松,但利息比較高。
報道稱,在一個叫“芒果商城”的手機租賃App上,下單租賃一臺1萬元的手機,就相當于在平臺上借貸1萬元,但平臺要求3個月內付清12期租金共2萬元,以此借貸方式計算出的年化利率達到了400%,明顯屬于高利貸。
手機發出后,姜女士卻被要求更改派送地址,最終手機被送到了某個手機市場。就這樣,姜女士順利地將價值一萬元的手機進行了變現。
變現過程中,姜女士繳納了5%的手續費500元,首期租金3500元,手機折舊費100元,最終到手的只有5900元。
報道稱,姜女士總共在十幾個平臺租了30臺手機,拿到了貸款18萬元,但最終實際背負的貸款卻有41萬元。
今年3月12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這起上海首例“租機貸”案件進行開庭審理,以非法經營罪當庭判處租機平臺經營者戴某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