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便面行業為流量、噱頭爭紅眼的時候,頭腦清醒的康師傅悄悄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在消費分化與細分場景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方便面行業正從“價格戰”轉向依靠創新能力的“場景爭奪戰”。“來碗山頂泡面證明今天的自己”、“春天就應該在戶外天幕下吃泡面”、“10種深夜泡面神仙吃法”......越來越多的場景中出現方便面的身影。無論是正餐還是夜宵、戶外還是宅家,這屆年輕人似乎已經離不開泡面了。
另一個角度而言,有別于傳統“充饑”功能的方便面,當下的泡面已然變成一種“生活提案”,但隨著生活場景的細分,該賽道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近日,方便面“一哥”康師傅發布財報,實現總營收806.51億元,同比微增0.3%。其中方便面業務全年收入284.14億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達到28.6%,方便面業務營收雖略有下滑,但其盈利能力卻更強了。
創新,是要創造新的消費價值
過去,方便面市場經歷了大量無序競爭——從價格戰、品牌戰、高端戰、場景戰層出不窮。近幾年,企業紛紛加碼高端化,試圖擺脫“廉價速食品”標簽,但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限制了市場承接力,高端產品難以撬動大規模消費。與此同時,螺螄粉、自熱火鍋、預制菜等速食新品類迅速崛起分流了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為市場對速食食品仍然有增量需求,才會有更多細分品類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整個速食市場在經歷品類重構,讓消費者選擇的空間更大了。

馬上贏《2024方便速食市場回顧》但事實證明,方便面作為幾十年來經受市場考驗的品類,消費習慣的建立讓他具備了穿越周期的能力。馬上贏數據也顯示,2024年方便面在方便速食類目中的市場份額增速重回增長。這就說明,方便面仍然被消費者堅定地選擇。
想要在競爭激烈的方便面戰場中突圍,企業要轉變增長模式,就必須更多地依靠創新,從過去建立在成本水平優勢基礎上的粗放式、要素投入式增長,走向創新驅動式增長。
對方便面行業來說,想要破局,同樣可以看向兩個方向:品質升級和體驗升級。
方便面依然是“好生意”,不過要拼技術
在消費市場的起起落落中,許多品類曇花一現,但方便面始終穩坐餐桌。剛需、高頻、民生三大特質,讓它無論在經濟上行還是消費降級時,都具備強大的生存能力。在壹覽商業看來,方便面市場依然是門好生意,不過當下,消費者對它有了新的期待。

艾媒咨詢《2024-2025年中國方便食品洞察》過去,方便面的優勢是“3分鐘泡好,迅速填飽肚子”。但如今,消費者不再滿足于“能吃飽”,而是期待吃得更好、更健康、更有體驗感。具體來看:
首先是口感上,方便面要更好吃。曾經,它只是“應付一頓”的速食品,如今,消費者希望它湯鮮、味美,同時滿足口腹之欲。這促使品牌必須在面餅、湯底、配料等方面做出升級,比如讓面餅更筋道、湯底更濃郁、配料更真實等等。
去年年中,行業老大康師傅率先啟動了品質升級,針對旗下經典桶袋產品,從面餅和菜包入手,升級雞蛋和面,蔬菜加倍,迎合消費者的口感變化。作為先行者,它同樣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但站在宏觀視角上看,方便面產品通過微迭代提升質價比搶占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航天科技賦能食安品質立足于技術對口感的加持,今年康師傅方便面將航天技術應用于優化生產環節,讓面餅口感更勁道。康師傅也成為全國首個應用航天專利的方便面企業。
其次在品質健康上,“少油、低鈉、無添加”已經成為食品消費的基本訴求,方便面也不例外。企業必須用更健康的理念和配方俘獲消費者信賴。
行業健康化產品已有不少,但在非油炸的基礎上保證口感卻少之又少。今年康師傅的“鮮Q面”主打0油炸,能較好的維持Q彈口感。“宛如現煮”的口感優勢,成為康師傅鮮Q面區分于其他產品的重要標志,一經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康師傅新品非油炸方便面“鮮Q面”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約四成消費者的方便食品消費金額較去年增多,除了出差旅途、辦公室、家庭等場景之外,外出露營/野餐(46.6%)場景逐漸流行。
最后是在泡面場景上,泡面不再只是“餓了才吃”,而是成為一個適配多元需求的食品。露營時,它是便攜的高能量補給;夜宵時,它是追劇人的慰藉;養生潮流下,它還能變成低脂、輕食的新選擇。
綜上,壹覽商業認為,面對行業價值重構趨勢,康師傅方便面以獨到的眼光和嗅覺,發揮企業創新能力,成為行業中比拼“硬技術”的典型代表。
買的是泡面還是情緒價值?
過去,泡面是“應急食品”,餓了、趕時間、沒別的選擇才吃。但現在,消費者吃泡面,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在尋找一種情緒滿足。吃泡面,是一件有氛圍感的事情。
比如:
夜宵時刻,一碗重口味泡面=深夜的自我獎勵
露營火堆旁,撕開一桶泡面=戶外美食的儀式感
出差住酒店,帶上一碗熟悉的泡面=旅行中的安全感
所以,“泡面的附加價值”比以往更重要。消費者買的不只是那一碗面,而是吃泡面帶來的享受、回憶、陪伴感。
與此同時,消費分化正在重塑泡面市場。一邊是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他們需要性價比高、吃得飽的基礎款;另一邊是愿意為體驗買單的消費者,他們追求“更好吃的泡面”,希望它能像一碗現煮面一樣美味。泡面不再是單一產品,而是正在變成“速食界的多巴胺”——想吃的時候,它必須是最能滿足你當下情緒的選擇。

泡面滿足消費者情緒價值康師傅顯然看懂了這一點,它沒有守著傳統,而是用更豐富的產品,把泡面的邊界一點點拓寬。
比如,去年8月,康師傅上新的“小龍蝦拌面”,就迅速掀起了搶購熱潮。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都能看到年輕人的熱情追捧。許多消費者表示,“在家也能實現小龍蝦拌面自由了”;推出的“剁椒魚片湯面”憑借可愛的小魚板形象和鮮香爽辣的口感,也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
康師傅方便面極為重視消費者感受,與年輕群體站在一起,例如社交媒體上,“黑白胡椒面”方便面的呼聲很高,康師傅順勢讓它重新回歸市場,甚至推出“粉絲投票決定復活口味”的玩法,讓消費者真正參與到產品選擇中,針對不同場景需求,它推出“迷你桶”針對戶外、宵夜等場景,以精致小巧的產品設計與多樣口味覆蓋更多人群。
復刻經典,不只是賣產品,更是賣一份情懷。在快消品市場,企業往往追求“推新品”,但康師傅用它的方式,滿足了消費者的情緒價值,讓泡面不僅是味覺體驗,更成為一種帶有回憶濾鏡的消費選擇。
結語:
在行業調整期,每個企業都面臨挑戰。但在這場壓力測試中,康師傅無疑是承壓最大的那個。不僅因為它是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更因為它在行業中的角色,決定了它必須率先應對挑戰,甚至承擔起“穩定行業秩序”的責任。
換句話說,行業調整時,小品牌可以靈活轉型,但大品牌需要穩住基本盤的同時,還要主動引領市場變化。
康師傅有著最成熟的供應鏈,并持續通過供應鏈優化、智能制造、數字化運營等方式,實現極致的生產和渠道效率。這樣的基建決定了康師傅有更多精力去為行業創造想象力。
雖然企業正在經歷壓力測試,但可以預測,通過健康化、場景化、全球化等策略,康師傅不僅能穿越行業陣痛期,還能在未來的方便面市場中繼續引領增長。
畢竟,代表行業承壓的企業,往往是最有機會定義行業未來的企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