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鄭州訊(記者耿記安)在網上報班學習,目前已成為許多消費者考公、考研、考證,提升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知識付費的興起,相關亂象層出不窮。4月17日,河南省漯河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知識付費套路。
不少知識付費教育機構利用短視頻平臺推送各類考試教輔視頻,并附帶領取免費輔導資料的網絡鏈接。一旦消費者通過鏈接添加教育機構企業微信,教育機構人員會先發送免費的電子版學習資料,再以提供免費咨詢為由,了解消費者的基本情況和學習備考進度,并借機推薦各種付費課程。
有些知識付費機構的銷售人員為吸引消費者購買課程,會宣稱其聘用的講師與該考試的出題人是師生關系,甚至是出題人,內部教材押題成功率能夠達到百分百,并承諾即使消費者未通過考試,可以全額退款。但當消費者未通過考試要求退款時,消費者將面臨被銷售人員拉黑的情況。即使消費者通過客服電話與教育機構取得聯系,這些機構也會以“押題百分百”是銷售人員個人承諾,公司沒有此類宣傳;與消費者簽訂包過協議的簽約方為外包銷售機構,公司不承擔相應義務;消費者不滿足退課條件等借口為由拒絕退費。
另外,除了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視頻剪輯、自媒體代運營、創意設計等專業能力提升網課也是知識付費行業亂象頻發的重災區。這些機構通常會在宣傳頁面顯示“零基礎小白可學”“就業門檻低”“市場藍海”“30天全面掌握”等字眼,并宣稱學習該課程后可從事多種高薪職業。這類機構往往以直播方式推銷課程,在視頻直播間內,專業知識講解很少,多數時間是在虛構普通學員通過學習課程后發家致富的故事,并不斷輸出“限時特價”“學位告急”“最后兩個學員名額”等字眼來營造緊張的氣氛,誘導消費者購買付費網課。
針對這些消費陷阱,漯河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以下五點:
一是查看資質與口碑。正規的知識付費商家通常會在官網顯著位置展示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資質證明,如果無法找到,消費者應謹慎購買課程。除了相應資質,口碑同樣重要,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查看用戶評價來了解商家提供的課程質量。
二是考察課程“含金量”。課程大綱和試聽課程是了解網課質量的重要窗口。優質網課的大綱應條理清晰、邏輯連貫,涵蓋知識點全面且有深度。觀看試聽課程時,可以通過老師講解是否清晰生動、能否將復雜知識點簡單化以及視頻制作質量等判斷網課優劣。
三是了解講師專業度。講師的專業水平和授課經驗直接影響課程質量。消費者應全面了解講師的專業背景,查看是否在相關領域擁有深厚履歷,有無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證明材料。
四是閱讀合同別粗心。消費者購買課程前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確認商家是否提供學習資料郵寄、分階段課程計劃、預習提醒、課后答疑、學習社群等服務。同時,要明確退課條件、退費流程等內容。
五是端正態度是關鍵。消費者如果希望從事某項職業,應認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不要僅僅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更不能心存僥幸,輕信所謂的名師押題課程。要知道,法律嚴禁國家職業資格證考試出題人擔任教育機構輔導老師,泄露考題更是違法行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