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業從業者要如何應時而變?誰將在這場市場風暴中脫穎而出?誰是下一個“寧德時代”?
在新能源行業的至暗時刻,我們需要尋找并迎接新的曙光。這是一個新的時代,也是企業與個人共同轉型、共同進步的時刻。2025年5月15-17日 ,一場電池的盛會將聚焦全行業的目光。
這場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 “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2025) 將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15個展館將匯集國內外3100家企業,從上游原材料到終端應用,從動力電池到儲能系統,產業鏈各環節的創新技術成果在此交匯。
在同期舉辦的CIBF2025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孫逢春教授將對高比能超充固態電池技術進展與前景展望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鄭亞莉女士,也將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闡述。
技術的演進和流動 : 創新與 堅守才能 日出東方
科技的浪潮穩步向前,電池技術的前沿發展和未來趨勢已成為決定未來能源格局的重要因素。近日,比亞迪發布“兆瓦閃充”技術:充電5分鐘續航超400公里。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中創新航、孚能科技、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等多家頭部企業,也都在布局5C以上的超充技術。
從單點突破到融合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創新模式在發生改變。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之年,更堅固的產業鏈格局正在被重塑。
目前,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楚能新能源、欣旺達、力神電池等頭部電池企業已確定參展CIBF,德方納米、湖南裕能、恩捷股份等眾多材料企業集中亮相,智能BMS、儲能技術等代表企業,將在展會期間分享前沿技術。
在這場關乎人類共同命運的考驗中,開放合作始終是關鍵驅動力。中國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跨越山海傳入歐洲,啟發歐洲工匠將其改進升級為古登堡印刷機,讓人類書籍的制作成本大幅降低,也極大降低了人類獲取知識的難度,催生了文藝復興,最終推動影響深遠的產業革命。
“今天,我們站在新的產業革命的前沿,優秀企業百舸爭流,產業聯合創新。通過技術自立、協同合作與生態共建,中國新能源技術可以打開新的空間。” CIBF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們曾見證中國在創新求索之路上破釜沉舟的氣概,也曾感受個體在浪潮中的韌性。挑戰重重,但只要戮力同心,電池行業也將“升升不息”,始終上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