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復蘇勢頭,多項經濟指標超出市場預期,展現出向新向好的開局態勢。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
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7%,比前值大幅回升1.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比1-2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同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創新引領作用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增長動力不足,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需鞏固。
盛來運強調,下階段,要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在春節錯位和政策拉動影響下,3月份多項經濟數據邊際改善。中金團隊發布研報稱,春節錯位主要體現為經濟活動的恢復早于去年同期,低基數對增速有一定支撐。政策拉動主要體現為,消費方面,3月份“以舊換新”進展加速,尤其是汽車銷售邊際改善較大;投資方面,財政資金到位、實物工作量推進,帶動基建投資增長。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認為,開年經濟運行平穩,盡管外需有所放緩,但政策發力對內需形成提振。
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
投資方面,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8%,制造業投資增長9.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9%。
雖然一季度GDP實現“開門紅”,但二季度仍面臨嚴峻考驗,尤其是以“對等關稅”為代表的外部擾動。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預計,二季度國內宏觀政策進入集中發力期,政策將重點聚焦“振消費、穩樓市、穩股市、促民企”等關鍵領域,通過政策協同暢通國內大循環。預計貨幣政策重心將由一季度防風險轉向穩增長,降準先行、降息隨后,促消費結構性工具將較快出臺。四月份政治局會議將是增量政策出臺的重要觀測窗口。
關于下階段宏觀政策發力方面,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建議,一是積極擴大內需。短期來看,根據形勢需要追加財政預算、盡快降準降息、推出“中央房地產穩定基金”,中長期來看,將中國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以巨大的消費潛力贏得全球市場話語權。二是紓困出口相關產業,穩定就業市場,強化民生兜底保障。三是將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的動力,提高經濟潛在增速。進一步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短期解決財政緊平衡和債務問題。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