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午后,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碼頭,遠控自動化橋吊和無人集卡緊密配合,將近7000標準箱快速而有序地裝載至“柏林快航”貨輪。4月15日凌晨,這艘集裝箱船就要啟程,目的地荷蘭鹿特丹港。“最近,每天靠離的船舶多達20艘次,超3萬標準箱帶著中國制造源源不斷發往全球。”港區營運操作部副經理韓非非介紹,上個月,港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5.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3.9%,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3天前,越南香蕉“乘坐”集裝箱船,跨越2000公里抵達杭州灣北岸的嘉興港,這是該港區首次迎來進口水果。從東南亞進口水果業務切入,同步開發南美肉類、俄羅斯帝王蟹等高端食品,今年嘉興港錨定打造長三角農水產品集疏運港目標,重點發力拓寬進境業務。
“一進一出”盡顯浙江海港融通世界貿易的活力。尤其是作為風向標的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抓生產、提質效,積極創新應變:今年首季度,全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0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2%。從出口結構看,歐洲、中東、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增幅位于前列,且市場份額上升趨勢明顯。
繁忙而有序的港口背后,是企業爭分奪秒趕訂單的火熱場景。位于寧波的舒普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一款全自動熱轉印標機,一次性可完成撕膜、收料、計數等數道工序。“這款產品能為客戶節約70%的人工成本,深受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地的客戶歡迎,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今年該爆款的訂單量還在持續攀升。”公司總經理羅千信心十足,期待新產品敲開更多新興市場的大門。
“針對寧波企業采取的全球化布局,我們正持續加強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信息中心建設,深化信息中心溝通交流、咨詢服務、監測預警三大功能,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寧波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
市場結構在調整,寧波舟山港“護航”浙企出海的創新步履也在加速。3月28日,隨著“中歐快航”第二航次直達船順利抵達德國威廉港,已有超2000標準箱的國產鋰電池由鐵路運至布達佩斯的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全程僅28天,且運輸成本更低。”業務負責人王靈軍告訴記者。
搶抓新能源產業出海的風口,浙江海港創新“中歐快航”物流模式,幫助浙企貨物更快抵達歐洲。
從“港對港”到“倉對倉”和“門對門”,從單一運輸模式到“一站式”物流服務,信息全流程實時可查……當前,浙江海港還在持續完善全程物流各項功能,“穿越山海”做長做深港口服務鏈,助力浙企“走出去”開辟更加多元的國際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