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閆 利)近日,記者從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獲悉,為進一步加大產品質量安全管控能力,促進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推動食品商業無菌及罐頭食品相關標準化宣貫工作順利進行,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聯合中國罐頭工業協會將于4月27日—29日在廣東省珠海市召開食品商業無菌相關標準宣貫培訓工作會議。
3月新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罐頭食品》(GB 7098—2025)規定:罐頭食品(罐藏食品)是指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產品、谷物、豆類、堅果及籽類、蛋類等為原料,經加工處理,裝罐或灌裝入金屬罐、玻璃瓶、半剛性容器或軟包裝容器,采用密封、殺菌方式或殺菌、密封方式,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食品。
我國多年來穩居全球罐頭生產和出口第一大國,產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然而,關于罐頭的種種誤解仍然存在。面對罐頭的超長的食品保質期,消費者總會覺得是添加了各種防腐劑,但在“商業無菌”加碼下,根本不需要防腐劑來“畫蛇添足”。罐頭食品實現超長保質期的效果與相關殺菌技術的應用密不可分。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秘書長晁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罐頭食品需經處理、裝罐、密封、加熱殺菌等工序達成商業無菌狀態。這意味著罐頭食品經適度熱殺菌后,既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存在在通常溫度下能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商業無菌讓罐頭食品在無需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憑借良好密封性隔絕外界微生物,減少食品或容器內部氧化,實現常溫下長時間保存且不變質,極大地拓展了罐頭產品的貨架期與銷售范圍,有力推動了罐頭產業發展。比如市場上常見的各類水果罐頭、肉類罐頭,因商業無菌得以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流通。
商業無菌是食品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對于保障食品安全、延長食品保質期具有重要意義。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規定需進行商業無菌檢測的產品類別廣泛,涵蓋了罐頭食品、飲料、乳制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準確理解和嚴格執行商業無菌標準成為食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的根本。
此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胡小松在罐頭食品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理論創新正不斷支撐技術實現突破。輻照技術殺菌效果徹底,能夠實現對成品和包裝食品的加工處理;超高壓技術能有效殺滅微生物,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品質……在各種技術的支持下,罐頭產品早已實現商業無菌。
本次培訓工作會主要牽頭人及講師、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罐頭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仇凱表示,本次會議將圍繞什么是商業無菌、如何實現商業無菌、商業無菌失效后如何分析和控制等方面開展理論和實踐培訓。會議還邀請了行業權威專家對食品商業無菌、食品金屬容器、熱力殺菌實操培訓等相關內容進行指導,并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商業 無菌檢驗》《食品熱力殺菌設備熱分布測試規程》等商業無菌及金屬包裝相關標準進行解讀,使行業產業鏈利益相關方對商業無菌形成正確客觀的認識,助力我國罐頭產業邁向規范化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