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轉型的縱深推進,銀行線下網點仍在持續“瘦身”中。
第一財經根據上市銀行年報統計,2024年,六大行合計機構數量76300個,相比2023年減少了130個,減少的主體依舊是基層網點的數量。
基層網點數量仍在收縮
國有行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在機構總數方面有所增加;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則有所減少。
年報顯示,2024年末,工商銀行機構總數16383個,比上年末增加86個,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近4年來工商銀行機構總數的首度回增。
增量主要體現在控股子公司及其分支上,2023年,工商銀行有134個主要控股子公司及其分支,而2024年,該行的控股子公司及其分支增加到350個,凈增加了216個。但與此同時,該行的營業網點數量還在收縮中,去年為15365個,比上一年減少了130個。
根據歷年的年報,工商銀行的機構數量已連續3年縮減,其中,2021年較上一年末減少33個,2022年減少134個,2023年減少159個。被縮減的主要是營業網點,該趨勢一直持續到2024年。數據顯示,2024年,工商銀行的營業網點數量比2020年末減少了435個。
中國銀行的機構總量雖然比上一年增加了22個,但內地機構數量卻減少了20個,為10279個,其中,主要是基層分支機構減少了21個。
農業銀行是六大國有行中去年唯一基層營業機構增加的銀行,截至2024年末,農業銀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2877個,包括總行本部、總行營業部、4個總行專營機構、4個研修院、37個一級分行、410個二級分行、3314個一級支行、19064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42個其他機構。
其中,基層營業機構凈增加了39個。早在2021年~2022年,農業銀行的基層營業機構數量曾連續兩年回落,直到2023年才開始回升。
建設銀行截至2024年末全集團營業機構共計14750個,2023年為14895個,縮減了145個,其中,支行及支行以下網點減少了89個。
郵儲銀行去年機構總數7899家,較2023年縮減了108個,如果按照營業網點計算,該行依托“自營網點 代理網點”的模式,去年營業網點達到39224個,較2023年縮減了140個。
在股份行方面,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的機構數量較2023年有少量增加,浦發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則有所減少。其中,平安銀行去年機構數量銳減了52個。
國有行網點持續下沉
營業網點是銀行重要的戰略資源和核心優勢,也是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重要窗口。在去年的年報中,上市銀行大多提及了網點的持續建設情況,其中,優化網點布局是重要工作之一。
比如,郵儲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對分布密集且發展潛力受限的網點實施遷撤,提高金融服務質效,全年共完成70個網點的優化調整;建設銀行2024年共實施營業網點遷址240個,新設營業網點35個;工商銀行完成了527家網點的優化調整工作。
對于大行來說,網點持續下沉、填補空白區域是調整優化的主要方向。工商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去年向縣域鄉鎮地區投入網點104家,新增覆蓋11個空白縣域,網點縣域覆蓋率提升至87.4%,網點資源與地區社會經濟資源匹配度穩步提高;建設銀行在去年新設的35個營業網點中,縣域機構網點達到26個。
郵儲銀行表示,去年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參照重點幫扶縣管理的新疆和西藏地區新設營業網點7個;向經濟開發區、高新產業園區和千強鎮等區域新投入網點40個,提高網點資源與區域金融服務需求的匹配度。
農業銀行在保持網點總量穩定的同時,持續優化網點布局,推動網點向縣域、城鄉結合部和重點鄉鎮等區域遷建,不斷延伸縣域服務渠道。
而股份行則在根據自身業務需求進行微調。比如,民生銀行去年持續優化網點布局,加強社區網點布設,進一步擴大金融服務渠道覆蓋面,保障金融服務惠及更多欠發達地區,完善線下服務網絡。
光大銀行近年來在持續縮減社區銀行數量,2021年,該行有社區銀行483家,2024年減少至422家,3年減少了61家。
中信銀行網點建設資源主要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等發達城市和地區傾斜。同時,支持自貿區、口岸、新區、共同富裕示范區等重點地區經濟發展。
招商銀行去年存量營業網點遷址優化100多家,通過科學優化網點布局,有序推進網點建設,進一步擴大網點有效覆蓋范圍。
壓降網點等候時間
同時,各家銀行都在持續強化網點服務能力,通過科技能力建設,提高網點的運行效率。
比如,工商銀行聚焦網點對公開戶等高頻痛難點業務,加速場景化流程重構。全面建設客戶全旅程服務,推廣網點預約服務體系,提升到店客戶識別引導能力,促進網點由傳統“等、候、迎”模式向主動服務轉變。
農業銀行持續提升全流程智能化辦貸效率,深入推進運營流程優化,網點客均等待時間壓降了20%;中國銀行提升網點智能化服務水平,全面推廣廳堂智慧屏,豐富智能柜臺地方特色政務服務品種。
另外,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推進,銀行網點也在同步提升適老化程度,比如中國銀行線下持續提升適老化服務水平,已建成敬老服務達標網點10265家、養老服務示范網點1145家,對外營業網點敬老服務達標率100%。
工商銀行全面啟動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建設,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適老服務標準,不斷提升網點養老金融服務和適老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打造養老金融旗艦、標桿網點超700家。
農業銀行制定了適老化服務特色網點打造方案,建成300家適老化服務示范網點,2.2萬家網點全部完成適老化改造,全年網點接待60歲以上客戶達1.01億人次。
同時,多家銀行還在年報中披露了綠色網點的建設情況。平安銀行稱,積極開展綠色低碳網點試點建設,以場景物聯、智能感知為核心,實現用電安全監測、智能物聯自動控制和智能屏幕展示,建設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低碳網點。
建設銀行表示,該行著力打造具備綠色低碳、環保節能、人文關懷和智慧運營特點的綠色網點,截至2024年末,累計建成開業綠色網點1051個。
中國銀行去年在新建新裝網點均達到綠色建設基礎規范要求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綠色建設標桿網點試點,累計建成57家“綠色建設標桿網點”。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