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深潮 TechFlow
今天的焦點,當屬 Myshell 的代幣 $SHELL。
前有 CZ 的回歸和 BSC 鏈 Meme 漸起,今天在 Binance Wallet 和 Pancakeswap 上進行的 $SHELL 代幣 IDO 同樣吸引了不少關注和真金白銀的投入。
在"計劃募集價值 80 萬美元 BNB,發行 4000 萬枚 $SHELL 代幣,占總供應量的 4%"的發售規則下,截至發稿前,IDO 已經超募近42倍,足見市場參與意愿的高漲。
同時,社媒上的討論也肉眼可見的快速增加。
而真正讓大家愿意參與的原因,是可以預見的撿錢效應。
按照4%的 $SHELL 代幣募集80萬美元來換算,那么這場 IDO 給 $SHELL 代幣定的總市值僅 2000 萬美元;根據 KOL @EnHeng456 推算,數據顯示 Myshell 三輪公開的融資總額度就已經來到1600萬美金,那么對應最后一輪 SHELL 的市值也應在1.5-3億美元。
換句話說,理論上打到就是賺到。
更重要的是,Myshell 還并不是一個空氣 AI Meme,目前其可用的產品平臺上還有創建新 AI Agent 并進行代幣化的能力。
之前 Virtuals 的快速崛起歷歷在目,在 AI Agent 賽道面臨重新洗牌、Binance 似乎有意扶持 BSC 鏈上生態的背景下, MyShell 的出現,會讓 AI Agent 在 BSC 上再火一把嗎?
在這個預期下,如果你只是無腦沖但并不了解 Myshell 到底在做什么,這里有一份關于 Myshell 產品和功能的詳細介紹,幫助你提前進行布局和判斷。
你的 AI 工具集和市場
關于 Myshell 的現成資料已經有很多,但大多是從 AI 技術和高大上的敘事層面進行介紹,給人的感覺并不直觀。
如果你最近正在密集的被 DeepSeek 相關的消息轟炸并且嘗試過與其對話,那么不妨直接從普通用戶視角出發,看看 Myshell 的最終界面長啥樣。
與主流 AI 模型集成的聊天頁
打開 Myshell 的 產品頁面 ,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你非常熟悉的 AI 聊天對話。
比較好的一點是,Myshell 已經集成了多種主流的 AI 模型,如 GPT、Claude 和最近正流行的 Deepseek。
在聊天窗直接輸入文本即可開展對話,和大家用過的其他 AI 頁面一樣,幾乎沒有什么學習成本,你也感覺不到這是一個 Web3 項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對話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積分。
AI 工具市場
你不光可以和上述的幾個主流大模型進行聊天,同樣也可以和 Myshell 中其他人創作的 AI Agent 進行對話,而這些 Agent 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范圍。
例如你想將某張照片變成 GTA 游戲的畫風,就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 GTA Fliter 濾鏡工具,在聊天窗中上傳一張圖片,該工具就會一鍵將你的照片替換成 GTA 風格。
類似的工具還有很多,其中也有更多領域的實用性工具來提高生產力,例如優化SEO、學雅思、寫文章和改代碼等,你可以將它通俗理解成 GPT 里自帶的商店。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平臺上已經部署了超過20萬個 AI 智能體,生態還在快速發展中。
創作工坊:模塊化構建自己的 AI Agent
而如果你自己想創建一個 AI Agent,同樣也可以使用 Myshell 的創作工坊功能。
和玩票性質的做個 AI Agent 不太一樣, Myshell 里的組件庫相對來說更加強大。
一般來說做個 AI Agent 必然要調用各類已有的大模型和功能,而 Myshell 里已經集成了超過100個主流的開/閉源模型;此外也有多個自研開源的 AI 模型,在項目的 Github 可以看到已經開源的 3 個模型,擁有接近 20K 的收藏。
換句話說,你想造個房子,那么這個積木庫顯然是更強大的,可以集眾家之長來模塊化的構建自己的 AI Agent,而不用重復造輪子。
這個特性可能帶給普通玩家們的好處沒有那么直觀,輕度使用的話可以直接在這個創作工坊頁面輸入提示詞并指定任務,同時調用 Myshell 現成的工具庫即可。
例如你想做一個 AI Agent 可以和你聊天,那么調用它的聲音庫和 GPT 模型就好。
AIPP 商店:AI應用代幣化的大比拼
當你體驗到這個部分,才能感受到 Crypto 的玩法。
AIpp 商店是 MyShell 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你可以像交易代幣一樣參與 AIPP 的發行和交易,有點類似之前 Virtuals 上 AI Agent 的玩法。
AIpp 商店同樣采用了Bonding Curve機制,通過供需關系自動調整 AIPP 的價格。
當用戶購買 AIPP 時,其供應量增加,價格沿綁定曲線上升;反之,當用戶出售 AIPP 時,供應量減少,價格下降。
比如你看好某個 AI Agent,可以用 BNB 購買它的代幣;而這個 AI Agent 的創作者則可以從交易費用中賺取一部分。
其實這個模式的目的仍然是價格發現,即鼓勵用戶盡早發現有價值的應用程序并將其傳播給他人。早期的投資者可以從上漲的價格中獲利,同時成為應用程序傳播的節點,并擴大市場影響力。
那么,$SHELL 代幣有啥用?
$SHELL 的代幣總量為 1,000,000,000 枚,代幣經濟學簡要如下:
在用途上,$SHELL 代幣和整個 Myshell 平臺的不同參與者行為關系密切。
-
Token Holder(代幣持有者)
持有 $SHELL 代幣的用戶可以通過投資/獲取代幣,并參與治理。代幣持有者也可以獲得獎勵。
-
Creator(創作者)
創作者通過開發和發布 AI 應用程序(AI App)來獲取 $SHELL 獎勵。創作者可以使用 $SHELL 購買數據,推動 AI 模型的開發。
-
User(用戶)
用戶通過訂閱或使用 MyShell 的 AI 應用服務,支付 $SHELL 代幣。用戶在授權數據使用時,也可以獲得 $SHELL 作為獎勵。
-
AI Model Contributor(AI 模型貢獻者)
提供 AI 模型的貢獻者通過貢獻模型獲得 $SHELL 獎勵。貢獻者還可以通過數據交易賺取額外代幣。
-
API Developer(API 開發者)
API 開發者通過貢獻工具或服務,獲得 $SHELL 獎勵。
再以更加商業的角度看,Myshell 可以看作一個 AI 服務平臺,那么代幣實際上在其中的商業作用體現在:
-
訂閱與會員服務(Membership Fees) 用戶可以支付 $SHELL 代幣訂閱高質量的 AI 工具或獲取直接支持。這種會員模式為用戶提供了更高的服務價值,同時創造了穩定的代幣需求。
-
廣告與推廣(Advertising) 創作者或支持者可以花費 $SHELL 在 MyShell 平臺上為其 AI 應用投放廣告,提升應用的可見性和曝光率。這為創作者提供了市場化的工具,同時激勵更多優質內容的涌現。
-
應用收藏與激勵(Collection) 用戶可以通過支付 $SHELL 收藏其他創作者的 AI 應用。在收藏期間,用戶還可以通過 $SHELL 或其他獎勵機制獲得激勵。這一機制鼓勵用戶探索和支持創新應用。
-
產品/服務補償(Products/Services Compensation)
-
創作者收入:創作者可以通過其開發的 AI 應用向消費者收取 $SHELL 代幣,作為訪問或使用服務的費用。
-
數據交易:MyShell 平臺可能直接向用戶購買數據,支付 $SHELL 作為補償,進一步豐富平臺的數據資源。
-
-
平臺手續費(Platform Fees) MyShell 平臺會對以上所有活動收取一定比例的 $SHELL 作為服務費。這些費用將用于平臺的維護和進一步發展。
目前來看,Myshell 上的 AI Agent 還沒有跑出特別突出的項目。代幣 TGE 后,生態中是否能有更多實用或者吸引注意力的 AI Agent 或者 Meme,或將成為推動本幣價格變化的重要因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