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放在前面:
個人來看,STG的做市商可能遇到了一些重大問題,給市場做市商敲響警鐘。
STG 插針的原因:
STG的插針大概率是由于做市商的流動性撤回引發的。具體情況可能是:
1. 做市商合約到期:STG與合作的最大做市商的合約到期,導致大額資金贖回,做市商撤出了流動性。
2. 做市商系統故障:某個做市商可能出現了技術問題,例如因BTC下跌導致山寨幣普跌,需要Taker流動性來支撐幣價。而本次下跌時,做市商的USDT不足以覆蓋所有賣盤/拋壓。
3. 快速回升:插針之后K線迅速反彈,幾乎可以確認幣安等平臺或其他相關方介入了流動性,幫助價格恢復。
4. 做市商系統性風險:如果STG合作的做市商出現系統性風險,可能會影響其他做市代幣的價格。
可能的參與機構
根據文末的圖,STG的插針涉及的主要機構包括Upbit、Alameda、Binance、CRV、Balancer、Bybit、Bithumb、GSR、Kraken、FTX、LFJ等。
就AKRM數據來看,主要買賣盤集中在Binance和Upbit上。Upbit也未出現插針的表現。
從2023年2月15日的PR來看,STG的做市商是由GSR提供流動性,因此投資者需要關注GSR、幣安、Upbit以及STG項目方的聲明。
干貨部分,市場為什么會插針,針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插針”。
期貨插針與現貨插針的區別?
在市場分析中,我們通常需要區分 期貨插針 和 現貨插針 。
期貨插針:通常是對“對手盤”的清算。插針的長度代表了清算的強度,針越長,意味著清算的對手盤越多,爆倉的對手盤也越多。期貨插針一般發生在代幣的主升浪期間。
為什么插針常出現在代幣的主升浪期間?
一個代幣的上漲,實際上是由買賣盤推動的。而期貨、合約、期權等衍生品交易大多由**做市商(MM)撮合。在主升浪之前,如果市場上“多頭”持倉過多,那么價格的拉升會導致這部分多頭產生過大的獲利,間接理解為:帶杠桿的多頭會對市場造成“潛在拋壓”,從而影響代幣上漲的預期。這部分杠桿多頭的盈利,通常會是市場參與者中最大的部分。而這部分多頭的盈利往往被認為是不應當產生的,因為他們的盈利有可能超過項目方和做市商,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 “車重” 問題。
為什么價格到達爆倉價后,K線就會反轉?
市場上很多參與者會發現,當價格觸及自己的爆倉價時,K線通常會發生反轉。原因在于,這部分“多頭”的爆倉為代幣提供了清算所需的流動性。當單一對手盤的流動性被清算完畢,或者大量高杠桿倉位被清算之后,剩下的多頭倉位所帶來的獲利會顯著減少,這就形成了大家熟知的**“車變輕了”的情況。之后,市場的主力就能更輕松地進行后續拉升,常見的操作方式便是“踩著尸體做多”**。
期貨插針總結
以上基本上解釋了期貨插針的機制,那么STG這次插針屬于現貨插針,原因是什么呢?
我查閱了STG的所有交易對,包括幣安永續合約、幣安現貨、Bitget永續、Coinbase、HTX、Gate、Pancake、Pionex等多個平臺,發現近90%的插針發生在幣安STG/USDT交易對上。這使我聯想到不久前BGB的插針事件,近50%的插針也出現在同一平臺。
注:做市商的作用與工作原理
做市商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提供流動性和穩定市場價格來賺取買賣差價(Spread)。他們利用算法、資金和技術,承擔市場中的買賣訂單匹配任務,從而控制市場的價格波動和深度。
1. 做市商的基本原理
做市商通過不斷提供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即雙向報價),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并賺取買賣差價。做市商承擔價格風險,但通過高頻交易和算法優化,能夠在短時間內反向交易,從而減少風險。
買賣報價:做市商在某一價格區間內設置買入和賣出價格。例如,買入價格為100美元,賣出價格為101美元,賺取1美元的差價。
盈利來源:做市商的利潤主要來自于買賣差價,即他們以低于市場價買入資產,再以高于市場價賣出資產。
2. 做市商的策略
做市商常采用復雜的算法、資金管理策略和市場數據分析來提供流動性并賺取利潤。以下是他們的主要做市方法:
高頻交易與算法交易高頻交易:做市商通過高頻交易技術在短時間內反復買賣同一資產,捕捉微小的市場波動來獲利。
算法交易:通過高度優化的算法,做市商實時調整買賣價格,動態應對市場的變化。
動態定價市場深度管理:做市商控制訂單簿中的價格和數量,確保市場在波動較大時依然保持流動性。
預測模型:做市商利用歷史數據、市場情緒、技術指標等信息預測價格走勢,提前調整報價以應對市場變化。
主動與被動做市主動做市:做市商主動提供買賣報價,賺取買賣差價。
被動做市:做市商通過匹配市場訂單獲得利潤,尤其在市場波動較大時,他們可能選擇被動等待并匹配大宗交易,以捕捉市場波動帶來的機會。
圖1為ARKHAM上STG前幾大持倉地址
圖2為Upbit STG交易對K線,未出現異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