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的普及
快遞服務被廣泛使用
快遞糾紛也隨之出現
快遞被錯拿、錯簽收后
他人拒不歸還怎么辦
近日,北京法院審結了一起因填錯快遞地址,導致他人簽收快遞、拒不歸還的案件。
網購寫錯地址和電話
他人簽收快遞拒不歸還
張某曾在某公司就職,使用過公司發放的手機號A,后張某離職并返還手機號。現王某在上述公司就職,并使用張某使用過的手機號A。
2024年3月,王某使用手機號A登錄某購物平臺購買冰箱兩臺,花費1748元,但冰箱的收貨地址及電話誤選為張某的信息,其中一臺冰箱參與以舊換新活動,新冰箱收到后需將舊冰箱給出。
兩臺冰箱運送到張某地址后,張某進行了接收,因張某不能向送貨人員提供舊冰箱,不能享受以舊換新優惠,故張某向送貨人員支付了150元。
后張某自行將兩臺冰箱運至其他位置,支付了相關運輸費用。王某發現冰箱收貨地址錯誤后聯系張某返還,張某拒絕返還,王某訴至法院。
法院:
簽收且拒絕歸還
或構成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中,原告王某網上購買兩臺冰箱后因誤選收貨地址及電話,兩臺冰箱被運送至被告張某處,被告張某明知該兩臺冰箱非其購買,仍予以簽收且拒絕返還,構成不當得利,現被告張某已將兩臺冰箱送給他人,無法返還冰箱,原告損失1748元,被告應以金錢方式予以返還。
故原告王某主張被告張某歸還不當得利費用1748元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
被告張某稱其支付的以舊換新費用、運輸費,需要在返還費用中抵扣,雖原告王某未仔細確認收貨地址及電話存在疏忽,但被告張某應在送貨人員索要舊冰箱時察覺異常,拒絕簽收貨物。被告張某在收到貨物時明知自己未購買仍簽收且自行支付150元以舊換新費用,其行為存在過錯。故被告張某支付以舊換新費用、運輸費均是其個人自愿行為,其要求在返還費用中抵扣以舊換新費用、運輸費的意見,法院不予采納。
法官有話說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規定處罰。拒不返還不當得利,可能會構成侵占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拒不歸還他人的快遞不僅構成不當得利需要進行民事賠償,數額較大的還可能會構成侵占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